週期短,火箭回收了以後進行短暫的維修就可以繼續發射。而且,落地動作也特別的帥,火箭發射沒啥可看點,但是那個著陸是真的帥。中國也有研製可回收火箭的計劃,不過目前只存在於PPT。長征八號火箭從立項研製到首飛成功,僅用時3年多時間,創造了我國運載火箭研製時間最短的紀錄,不僅如此,在未來長八火箭的發射週期還將縮短到10天。
1 中國航天技術這麼強大為什麼不發展火箭回收技術?
有用嗎,你是覺得火箭回收技術厲害呢,還是月球軟著陸厲害呢,同樣用到的反推力發動機,一個在月球一個在地球,懂得航天技術的都知道,這項技術根本意義不大,
1.1 中國航天技術這麼強大為什麼不發展火箭回收技術?
因為航天技術也是需要時間精力去做的,而且現在我們的技術還不能做到火箭回收。
1.2 中國航天技術這麼強大為什麼不發展火箭回收技術?
這個主要是因為有我國目前的科技條件,還無法達成那個技術。而且我國的人才儲備也不夠。
1.3 中國航天技術這麼強大為什麼不發展火箭回收技術?
因為現在技術還沒有非常的成熟,所以說目前來說還沒有發展這一業務。
1.4 中國航天技術這麼強大為什麼不發展火箭回收技術?
意識沒到。沒有成本的概念,一開始也壓根不覺得SpaceX可以成功,具體可以參見CCTV,當年請來專家對獵鷹好一陣的冷嘲熱諷。直到人家大獲成功,目前佔據了國際民用衛星發射接近70%的份額才如夢初醒。
2 SpaceX利用火箭一級回收技術名聲大噪,那他的火箭回收技術已經到達了什麼水平?
SpaceX、藍色起源、太空梭固體助推器和我國新一代火箭設計時考慮的重點因素。目前,SpaceX依靠這個技術聲名鵲起,不僅能夠依靠一級火箭反推平穩回收,還能利用整流罩降落傘減速滑翔和接駁船大網實現回收,幾乎毫不浪費。火箭第二級成為殘骸時往往已經有能力圍繞地球飛行、返回地球狀態難以預測、且畢竟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當然有必要妥善處理。
SpaceX在實現一級回收後,曾經努力回收第二級,可是第二級的價值實在有限、且回收距離太遠、成本太高,導致最後放棄了此項技術。但這並不意味著第二級就此被拋棄:它的執行任務週期很短,在任務結束後,可以利用剩餘燃料,自己衝進大氣。
由於地球絕大部分表面都是大洋,可以很容易控制它們焚燬並最終殘骸落入安全區域,盡力減少潛在威脅。
而對於已經進入太空、距離地球較近、且一時半會無法返回的火箭殘骸,則可以採取人工干擾的方式進行移除。例如採用新一次發射任務,用小型航天器靠近火箭殘骸,採用魚叉法、網捕法、太陽光帆、拖拽法等將其最終拖入大氣焚燬。
雖然人類從未被這個階段的火箭殘骸傷害過,但它們對正常衛星潛在威脅極大,極有可能造就更多新的垃圾。「杞人憂天」還是有必要的。永久的太空垃圾:
「世界那麼大,你們出去看看」這個階段的太空垃圾已經太過遙遠,以至於把它們重新帶回地球大氣的成本實在太高,得不償失。此時的有效手段就是讓它們遠離地球附近的寶貴軌道,進入深空。
2.1 SpaceX利用火箭一級回收技術名聲大噪,那他的火箭回收技術已經到達了什麼水平?
已經到了利用整流罩降落傘減速滑翔,接駁船大網實現回收的地步。
2.2 SpaceX利用火箭一級回收技術名聲大噪,那他的火箭回收技術已經到達了什麼水平?
為了回收,要增加額外的各種控制和導航空間,導致火箭的設計難度大大提高;
3 為什麼我國的運載火箭不回收,回收的難度有多大?
我國的運載火箭沒有回收裝置,所以不回收。運載火箭回收的難度非常大,因為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且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
3.1 為什麼我國的運載火箭不回收,回收的難度有多大?
主要是因為這種巨型火箭是沒有辦法回收的,回收火箭是比較困難的,為了節約成本,所以才不會回收。沒有發展回收的技術,火箭的重量是比較重的,沒有辦法確保回收的情況,回收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3.2 為什麼我國的運載火箭不回收,回收的難度有多大?
運載火箭的回收難度特別大,裡面包含的成分非常複雜,回收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一般不會回收。
3.3 為什麼我國的運載火箭不回收,回收的難度有多大?
因為我們沒這個技術,美國政府也沒有,但是美國人民自己搞出來了,所以人民是推到歷史的真正動力。
4 火箭回收的技術難度在哪裡?
它完成將飛船送入太空的使命後,其自身能源也消耗殆盡,自由落體式墜落大氣層內,其自身不能攜帶額外的發動機及能源用以返回地球。否則,就會對其點火發射帶來災難性的巨大危險。如果要實現火箭返回,就要依靠遙控制導系統,而這種在沒有能源控制的條件下,要實現回收其難度可想而知。
4.1 火箭回收的技術難度在哪裡?
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高階工程師唐慶博曾介紹,火箭一子級垂直返回過程精度控制要求高,包括一子級落點精準控制和垂直姿態控制。發動機大範圍變推力調節能力強,推力調節要從60%調節到110%。推進劑管理難度大,一子級下降時推進劑失重而飄浮,解決推進劑沉底是關鍵。
4.2 火箭回收的技術難度在哪裡?
SpaceX目前已經複用了兩枚block3的獵鷹9號一級火箭,但block3理論上只能複用3次,而且每次複用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未來的block5說是能回收10次,我對此並不樂觀。回收後檢測維修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4.3 火箭回收的技術難度在哪裡?
火箭一級著陸不難,說白了SpX的演算法可以近似於一個倒立擺模型,但是隻落回來有什麼意思,重要的是重複使用,SpX的F9已經很便宜了,這樣回收複用能繼續削減成本。著陸火星的探測器除了好奇號都是離地表多少米直接扔下去在地表用氣球緩衝,而且好奇號也不是完全的軟著陸,是另外一個下降級給它降到地表附近然後像吊車一樣給放下去的,比軟著陸簡單得多,也仍然很難。
4.4 火箭回收的技術難度在哪裡?
要讓火箭正常回歸。必須要垂直的姿態降落。首先解決姿態問題。
而且越長的物體重心高。控制難度會增加。還有。
解決減速問題,必須軟著陸,不能用降落傘,所以只能用反向推力裝置。
4.5 火箭回收的技術難度在哪裡?
難度最大的就是火箭引擎推力的大範圍輸出調整以及多次的迴圈點火,說簡單點就是火箭引擎推力要夠大,但是同時又要能夠精確的控制引擎的動力輸出,這樣才能讓火箭的向量控制有夠大的冗餘空間來做姿態調整以及用最少的能耗來控制火箭的回落速度。
5 火箭回收的作用大嗎?
美國的太空梭外掛的4枚固體燃料火箭,在發射後到達一定高度,與主外掛燃料箱分離,然後用降落傘降落到指定海域,由美國NASA回收,送到工廠裡重新修復,接著使用,僅此一項,每次航天發射節約數億美元資金的。
而太空梭的主燃料箱,在太空梭飛出大氣層後丟棄,這個主燃料箱會在再入大氣層後損毀,無法回收。
美國實驗的火箭回收技術,特別是火箭垂直著陸再起飛技術,一來是為了火箭回收,降低飛行成本,二來是為了研究登陸火星後,火箭重複利用的問題。
5.1 火箭回收的作用大嗎?
有航天專家專門做過預測,一是邊際成本依然很高,比如租用發射場,發射準備,發射相關費用,保險。二是發射市場未能拓展,發射業務不能持續增加的話,其廉價優勢不能支撐。
6 參考內容:
1、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自身火箭發射技術,先後開展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發射任務,以此增強世界航天科技的話語權。院士嘲笑火箭回收的相關資訊: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牛的人答:聽說馬斯克當選院士了,不過不是中國院士,是M國的工程院院士。
2、並實現了在大西洋上回收一級火箭。
7 一句話解答:
1、因為火箭回收技術現在我們國家發展的還不是很成熟的。
2、因為火箭回收技術風險比較大,而且成本很高,很多不確定因素。
3、也沒有達到多高的水平,技術還有待提高。
4、不僅能夠依靠一級火箭反推平穩回收,還能做到毫不浪費。
5、增加額外的各種控制和導航空間,導致火箭的設計難度大大提高。
6、火箭採取了垂直回收的方式,降落過程中逐漸導航至下降通道。
7、要增加額外的各種控制和導航空間。
8、主要是怕落在別國,洩露技術。
9、還沒有成功擁有,那方面技術還需要繼續探究。
10、太空梭固體助推器和我國新一代火箭設計時考慮的重點因素。
11、因為這個東西對他們的要求是非常的大啊,所以才是這樣的。
12、目前不能,不過專家說過只要想做這方面技術,很快就能實現。
13、因為技術雖然強大,但是還沒強大到回收火箭的時刻。
14、為啥可回收火箭對未來太空探索很關鍵? 可節約開支和時間。
龍院士嘲笑火箭回收
並實現了在大西洋上回收一級火箭。我問了關於可回收火箭的問題。反過來的思維也很普遍 失敗錯誤在下面基層不好,成功則是領導英明偉大。甩鍋摘桃舔貴一條龍。1 中國可回收火箭研製情況如何?4月24日,2018年 中國航天日 主場活動開幕式結束後,首屆中國航天大會拉開序幕。大會由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主...
哪個院士嘲笑火箭回收,
這種火箭的推進器分離後,還能受控飛行,直至落在安全區域。馬斯克的大膽想法 用筷子回收火箭秒懂機 2上海近日,美國國家工程院 NAE 公佈的2021年度國家工程院增補院士名單中,出現了馬斯克的大名。1 馬斯克當選美國國家的工程院院士,這是種什麼樣的榮譽?這是工程師的最高榮譽,代表著國家對他的高度認可,...